Skip to content
知识星球

变量聚合节点

工作流变量聚合节点能够将多路分支的输出变量整合为一个,方便下游节点统一配置.

工作流就像流水线,有时会分成几条支线同时处理不同任务.但最后要把所有支线的结果汇总时,如果其中某些支线没运行,就会出错.

这时候可以加个 "智能收集箱"(变量聚合节点).这个箱子会自动忽略没运行的支线,只收集实际运行的那条支线的结果.比如:

  1. 用户说 "查天气",系统就会走天气查询的支线,其他订票、翻译等支线自动跳过
  2. 这个收集箱会把天气数据装好,传给后面的步骤使用

它还能分类收集:

  • 比如同时收集温度(数字)和天气描述(文字),但要分开成两个变量
  • 每个类别里的数据必须同类型,就像水果和蔬菜要分开装袋

这样设计的好处是不用担心漏掉哪条支线,后续步骤都能稳定拿到有效数据.

未使用变量聚合前:

需要在结束节点中,返回多个变量.

在分支较少时,这样做没问题.但在分支较多时,这样就会显得非常乱.

使用变量聚合后:

在结束节点中,仅需返回一个变量即可

配置节点

聚合策略:目前聚合策略仅支持设置为“返回每个分组中第一个非空的值”

你可以理解为:有三个候选答案(output1、2、3),选人规则是:

1️⃣ 先看第一个候选答案(output1)

2️⃣ 如果第一个没答案,就选第二个(output2)

3️⃣ 如果前两个都没有,才用第三个(output3)

就像选班长投票,第一候选人优先当选,只有他弃权才会轮到第二候选人,以此类推.

聚合变量

简单来说:

  1. 想合并多个数据时,必须选同类型的.比如只能合并文字和文字,数字和数字.
  2. 支持合并的类型很多:文字、数字、文件、对象、数组等.
  3. 每次合并只能处理一种类型.比如把 3 个文字合并成一句,或者把 5 个数字合并成一个总和.

举例:不能把文字和数字混在一起合并,但可以把多个地址文字合并成一个完整地址,或者多个金额数字合并成总金额.

聚合分组

你可以把分组想象成不同的收纳盒:

  1. 默认有一个叫 "Group1" 的盒子,里面只能放同类型的东西(比如全放苹果)
  2. 每个盒子最终只能拿出一样东西(输出变量)
  3. 如果你要同时拿出苹果和数字,就需要:
    • 准备两个盒子:一个专门放苹果的盒子,一个专门放数字的盒子
    • 每次分东西时,把苹果放进苹果盒,数字放进数字盒 这样最后就能同时得到两种不同的东西啦!

输出

假设我们要统计不同班级的学生平均分:

  1. 按班级分组后,"Group1" 就是存放每个班级计算结果的地方(比如一班平均分 90,二班 85)
  2. 如果同时按班级 + 性别分组,就会生成 Group1(班级结果)和 Group2(性别结果)
  3. 数据格式取决于你统计什么:算平均分会得到数字,统计人数可能得到整数,统计学生名单会得到文本列表

就像把水果分类装筐,每个筐(Group)有自己的统计方式(比如称重量 / 数个数),筐上会自动贴好 Group1、Group2 的标签.

知识星球